-
看不到日本传统的元素,却能闻到东方文化美学的芬芳,不要看它诞生的时代或者地点,因为它能够永远跟随时代的步伐走在前面,它是永恒的。
——对于日本设计师柳宗理设计的评价
-
我们常用“字如其人”来形容一个人的字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和阅历会投射到文字上。而字体正是文字的性格,是文字表意功能之上的美学体现。优秀的字体远在读者理解句意之前就通过字形与笔画风格将情感传达给读者了,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传情达意正是字体设计的意义所在。
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字体也是如此。蔡邕的《笔论》中讲到:“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说的便是字体的变幻无方。字...
-
Less is more,一般理解就是在将功能置于首位的前提下做减法设计,用一个新的结构,或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去满足市场的需求。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在功能上要一样也不能少。苹果用一个Home键代替了原先的手机键盘,Google用上了最简洁的界面又能让用户一目了然。当然,这样看似简单的结果背后却是大量的探索和分析,极简设计若违背了用户体验,丧失了功能性,只会适得其反。下文对我们所熟悉的一些经典产品中的Less和More问题进行探讨,或许能给设计师与企...
-
艺术市场与股票市场也出现了这样此起彼伏的动向。这两个动向都表明,艺术市场的外部因素中最关键的资金流向变了。艺术市场将因此加快其自身转型的步伐,改弦更张...
-
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文章中看到一篇署名“陈传席”标题为《文脉与画脉--论画家如何显现出不凡的气质?》的文章,搜索网络也见该文,但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是否有人借冒陈传席先生其名不得而知,故本文仅对该文而言。该文论述了读书对于人的气质及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其意甚为精辟,笔者赞同,但就文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也有不同看法,现就此与作者商榷...
-
毕学锋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多年,除了完成商业设计委托项目以外,还致力于研究新的设计课题,担任多家艺术院校的客座教授,并以策展人的身份积极推动平面设计和艺术的国际交流。从平面设计的角度,华人设计应该考量哪些重要的要素?让我们来听听平面设计大师毕学锋的见解...